“工”候你-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巡礼

发布者:审核员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98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始建于1983年,办学积淀深厚。学院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增材制造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在校生1400余人。学院建有安徽省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3D打印创新实验室,其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另有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创新实验室若干。实验用房面积0.62万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


一、党建引领:高质量党建促发展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院全过程,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方位协同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相继开展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教育观影活动、读书交流、专题党课、师生调研座谈会等学习活动;组织党员赴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党史教育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重温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学院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服务师生宗旨。学院党委积极组织教师党员志愿者组成爱心车队,帮助学生搬运行李物品,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二、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发展之基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5人。近年来,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教学团队1个。现有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拥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4项。


三、学生培养:多措并举护航成长成才

学院积极构筑“三全育人”格局,大力践行“五育并举”理念,探索育人新模式,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树立学生“创先争优”标杆,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并重,狠抓学风建设,紧紧围绕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业规划指导、品牌活动建设、志愿服务开展等方面形成良好态势。近年来,学院共有6名同学评为“安徽省十佳大学生”。



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打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素质”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结合专业优势,坚持“课程、训练、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培育“成长型、阶梯型、服务型”科创实践团队。通过引入创新创业导师持续指导,不断加强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近年来,学生在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4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项、省级20余项。

四、社会服务: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始终立足蚌埠市,服务安徽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械、新能源行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学校共同发展,已形成“教学科研支撑地方服务、地方服务促进教学科研”的共赢局面。学院与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共建3D打印产业学院合作协议,针对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科研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统筹指导下,学院协同蚌埠市发改委和相关企业共建蚌埠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了产教研用融合、校政行企合作,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了“产、学、研、用、创”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蚌埠市经济发展,服务皖北地区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