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承担的教研项目
				  
				  发布者:jdx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1720
				  
					| 2018-2021年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承担的教研项目 | 
| 序号 | 年度 | 年度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编号 | 负责人 | 
| 1 | 2021 |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 省级二等奖 | 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的《数控技术》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 2021jxcgj376 | 李大胜,刘春景,杨丽,陈兴强,张杰,王贤才,沈武群 | 
| 2 | 2021 | 教学研究项目 | 一般 |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研究 | 2021jyxm0916 | 沈武群 | 
| 3 | 2021 | 教学研究项目 | 一般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 2021jyxm0920 | 王琳 | 
| 4 | 2021 | 教学研究项目 | 一般 | 探索应用型《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及实践途径 | 2021jyxm0927 | 王永霞 | 
| 5 | 2021 | 虚拟教研室 | 省级 |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 2021xnjys018 | 李大胜 | 
| 6 | 2021 | 重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工程认证导向成果计量分析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建构方法与实证研究 | 2021jyxm4 | 董晓日 | 
| 7 | 2021 | 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2021jyxm15 | 刘燕 | 
| 8 | 2021 | 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 2021jyxm19 | 钱爱文 | 
| 9 | 2021 |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 校级二等奖 | 基于3D打印创新工程训练的暑期小学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2021jxcgj8 | 刘春景 | 
| 10 | 2021 | 省级教坛新秀 | 省级 |  |  | 刘  燕 | 
| 11 | 2021 | 省级教坛新秀 | 省级 |  |  | 范恒亮 | 
| 12 | 2020 | 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省级 | 基于课程特性的线上多平台混合教学方法探索与优化 | 2020zdxsjg213 | 李大胜 | 
| 13 | 2020 |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应用型本科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研究 | 2020jyxm3 | 沈武群 | 
| 14 | 2020 |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 2020jyxm5 | 王琳 | 
| 15 | 2020 |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Dynaform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 2020jyxm7 | 孟普 | 
| 16 | 2020 |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MATLAB软件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2020jyxm12 | 徐东尔 | 
| 17 | 2020 |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校级 | 3D打印创新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研究 | 2020jyxm15 | 王超 | 
| 18 | 2020 |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 | 校级 | 课程思政背景下提升公选课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课程为例 | 2020kcszjyxm2 | 杨小东 | 
| 19 | 2020 | 新工科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新工科背景下机制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2020XGKJY14 | 杨  丽 | 
| 20 | 2020 | 新工科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蚌埠学院为例 | 2020XGKJY18 | 杨小东 | 
| 21 | 2020 | 第二批双语课程 | 校级 | 机械制造技术 | 2020SYKC6 | 吕  明 | 
| 22 | 2020 | 第二批双语课程 | 校级 | 工程制图III | 2020SYKC8 | 梁莉蒙 | 
| 23 | 2020 | 教学示范课 | 省级 | 数控技术 | 1642 | 李大胜 | 
| 24 | 2020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级 | 先进制造技术 | 2020szsfkc0578 | 杨丽,魏天路 | 
| 25 | 2020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级 | 交通管理与控制 | 2020szsfkc0585 | 刘燕,昝超 | 
| 26 | 2020 | 教学示范课(“双基”建设项目) | 省级 | 数控技术 | 1642 | 李大胜 | 
| 27 | 2020 | 省级线上教学名师 | 省级 |  |  | 李大胜 | 
| 28 | 2020 | 省级线上教学新秀 | 省级 |  |  | 赵  静 | 
| 29 | 2020 |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 省级一等奖 | 疫情背景下以实质等效为导向的线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 李大胜,范恒亮,魏天路,丁国华,董晓日 | 
| 30 | 2019 | 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 省级 | 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 2019sxzx20 | 业红玲 | 
| 31 | 2019 | 教研项目 | 校级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综合改革 | 2019JYXML1 | 赵静 | 
| 32 | 2019 | 教研项目 | 校级 | 基于工业设计成果导向多元集成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JYXML16 | 陈雪娇 | 
| 33 | 2019 | 教研项目 | 校级 |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研究与实践 | 2019JYXML18 | 徐凤芹 | 
| 34 | 2019 | 教研项目 | 校级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 2019JYXML22 | 王永霞 | 
| 35 | 2019 |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 校级 | 工程力学 | 2019JPKC1 | 赵静 | 
| 36 | 2019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综合改革 | 2019JYXML1 | 赵静 | 
| 37 | 2019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 2019JYXML22 | 王永霞 | 
| 38 | 2019 |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 校级 | 工程力学 | 2019JPKC1 | 赵静 | 
| 39 | 2019 | 省级教学名师 | 省级 |  |  | 刘春景 | 
| 40 | 2019 |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 省级三等奖 | 基于机械类学科竞赛,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 |  | 何华、范恒亮、陈兴强 | 
| 41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省级 |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18jyxm0363 | 范恒亮 | 
| 42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省级 | 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拆装实习》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研究 | 2018jyxm0358 | 王鹏飞 | 
| 43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课程置换”在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 2018JYXML2 | 董晓日 | 
| 44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AMESim软件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 2018JYXML13 | 李  培 | 
| 45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 2018JYXML15 | 丁国华 | 
| 46 | 2018 |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 校级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2018MOOC5 | 王  琳 | 
| 47 | 2018 | 第一批双语课程 | 校级 | 机械原理 | sykc181 | 陈应航 | 
| 48 | 2018 | 第一批双语课程 | 校级 | 汽车三维建模技术 | sykc182 | 王鹏飞 | 
| 49 | 2018 | 第一批双语课程 | 校级 | 新能源汽车 | sykc184 | 王  琳 | 
| 50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AMESim软件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 2018JYXML13 | 李  培 | 
| 51 | 2018 | 教学研究项目 | 校级 | 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 2018JYXML15 | 丁国华 | 
| 52 | 2018 |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 校级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2018MOOC5 | 王  琳 | 
| 53 | 2018 |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 省级二等奖 | 以机械类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赛教深度融合 |  | 李大胜、范恒亮、陈兴强 |